独家特稿丨系列报道文章 专访汪维清:80后的初心与远路


微信图片_20200820094128.jpg


2018年9月算起,在建业奋战过600多个日日夜夜之后,建业的战略雄心和厚重文化已然炼化于汪维清内心——5月15日建业新生活在港股上市后,他在自己的微信上写下一句话:初心如磐,不惧路远


对此,记者非常赞同:江湖路远,惟有初心如磐,方能山高水长



对汪维清印象深刻的一次,是2019年年末,在北京雁栖湖参加一个活动。


活动现场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房地产和物业服务的头部企业,台上台下都是行业里大腕儿级的人物。彼时,汪维清获评“2019中国十大物业年度CEO”称号,站在舞台的聚光灯下等候颁奖。


汪维清在台上讲了什么我已经记不清了,总体印象这个人沉稳质朴,还十分年轻(后来查资料,汪维清1987年出生,是当天参加活动最年轻的CEO)。在他简短发言后,台下弥漫一片掌声。


在此之前,在深圳举办的2019中国国际物业管理产业博览会上,汪维清参加了一场论坛的对话,这是自汪维清2018年9月加盟建业之后,在行业大型活动中少有的几次亮相之一。


与2019年末那次活动相比,这场论坛是另一番场景,面对主持人的提问,汪维清的回答中没有说教,也没有空话、套话的敷衍,反而用了很多数据和行业标准作分析,让人感觉到与他年龄不太相符的厚重和沉静。


2020年5月15日,建业新生活登陆港股,记者约到了对汪维清的第一次正式采访。作为建业新生活副总裁兼物业服务事业部总经理,汪维清是公司上市最关键的几个操盘者和推动者之一。


只是,受疫情影响,我们这一次采访通过线上方式进行。屏幕里,汪维清端坐在电脑前,神情放松,在他的身后,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办公室的墙上,有一种表面波澜不惊,胸中却自有乾坤的强大气场。




01
“圆梦”建业




记者在建业之前,您有一段令人艳羡的职业经历:入行十数年,先后在行业头部企业工作很长时间。请问,您是在怎样的机缘之下加盟建业的? 


汪维清:我是一个不愿意安于现状的人,我希望可以不断突破自己,不断收获新的自己。


2018年时的建业新生活恰恰是一个新的挑战和机遇——按照“新蓝海”战略,建业新生活刚刚完成了转型的第一步,公司的业务梳理、业绩提升、上市筹划等工作进入关键时期。经历了在行业一线标杆企业逾十年的历练后,2018年9月,凭着对行业敏锐的关注、对优秀企业的学习、以及对「地产三君子」之一胡葆森董事长的敬佩和崇拜,我踏入了建业新生活的大门。


与很多人一样,我年少时有个武侠梦,对于那些心怀家国的大英雄很是仰慕,希望自己有一天也可以纵横江湖,逐鹿中原。到建业工作以后,我和朋友还开玩笑:小时候在武侠小说里看到的很多重要场景都在中原,而今,我来了!


记者您当时来的时候,比较看重建业的哪一点呢?


汪维清:您这个问题非常好,值得我思考。我认为主要有两点:


一是胡葆森董事长的个人魅力和他的行业影响力及品牌。自我初入行业,就知道建业的地产、足球、物业等。这也许就是机缘巧合吧,遇到了一个新的机会,企业、老板、品牌等综合因素都深深吸引了我。


二是从行业角度来说,建业新生活利用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能力不断创新,业务涵盖物业管理、优选生活、智慧社区、品质居住等多元业务,构建起建业大服务体系,企业综合实力、美誉度、成长性等对于我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在这样一个正在高速发展的年轻化、国际化、专业化的企业,能够一起成长、一起爆发,和企业相互加持、成就彼此,这就是最好的状态。


我从事物业管理已有10多年了,从部门经理到企业高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个人职业成长轨迹。而今选择建业新生活这样一个高速成长型的企业,既是完成企业的使命,也是个人职业生涯的再成长。


记者从行业头部企业再到中部最大的新型生活方式服务商,这些职业经历给您哪些收获?对现在的工作有哪些帮助


汪维清:我之前工作过的几家企业都是平台型公司,也是行业头部企业,均是以扩张和快速成长见长。我从这些企业中学习到很多,如基础服务、投资拓展、品牌运营、组织变革、科技赋能等等。


比如说,最早工作的企业是以规模化、成长型为特征,物业服务跟着地产的步伐攻城略地,这也比较符合我的性格特点。再后来,我负责多个省级公司的业务,在这段工作中获益匪浅。这6年多的时间,既是一个事业成长、个人增值的过程,也是一个找出短板、补齐短板的过程。随后又系统、深入地参与到这些头部企业的组织变革、科技创新、登陆资本市场等工作之中,全面地提升了自己的操盘能力和行业视野。


现如今,我们有些方面还在不断向标杆看齐。我认为,不论是个人还是公司,学无止境。融百家所长为己用,既是武侠世界的大道,也是现代企业的经营之道。 




02
打造“新生活”




记者上市之后,今天的建业新生活备受行业关注。但是,建业旗下的业务板块众多,还请您解析一二


汪维清:建业新生活是胡葆森董事长继建业地产、筑友智造科技后拥有的第三家港股上市公司。



秉承“让河南人民都过上好生活”的企业使命,建业新生活致力于打造新型生活方式服务平台,涵盖物业管理、优选生活、智慧社区、品质居住、定制旅游、奢享酒店、商业管理、农业发展、文旅运营、高端会员组织等多元业务,拥有一个会员权益平台「建业+」,为全省5000万商业客流、100万业主、15万学生及家长、10万员工及家属和10000余名君邻会会员提供时间、区域、功能无盲点的生活服务。

1.jpg

2.jpg

3.jpg

作为中部地区最大的新型生活方式服务商,建业新生活秉承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理念,紧紧围绕人民的消费升级和需求多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


记者就像您刚才所说,建业新生活有很多标签,这些标签之中,您最看重哪一个?请作一些介绍


汪维清:现在的行业里,如果你不提智慧物业和科技赋能,感觉好像是已经落伍了。我也谈谈建业新生活的科技应用。


《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中提到,构成场景的五种技术力量(原力)无处不在,称之为场景五力。当你触碰屏幕时,它们就在你的指尖;当你手持智能手机时,它们知晓你的位置以及前进方向;当你驾车距离某物体过近时它们便会发出警报;它们同样存在于交通信号灯、商店甚至药丸之中。


始于1994年的建业物业作为建业新生活的前身,服务100万业主、20多万户家庭。如果将这一体量的客户及业主通过互联网模型串联在一起,或将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在诸多资源交互和客户碰撞之中也会形成有效的互动和更有价值的沟通桥梁。事实上,从布局智慧家居开始,其致力于打造从研发、产品到交付运维的智慧家居全产业链,锻造自身智慧生活全产业链的能力。

4.jpg

5.jpg


近年来,物业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已从过去的管理和服务能力转向了科技、品牌和增值服务能力新竞争力的提升,为企业带来了战略重构及重新定价的可能性。


得益于高密度的资源覆盖、高品质的服务提供以及高粘性的客户群体,在建业地产及各板块的支持下,在内外优质资源的融合下,建业新生活逐步建成“建业+”幸福生态系统,使建业新生活服务体系实现“地域、时间、功能”真正意义的“无盲点”。


“建业+”以互联网为入口,围绕客户的需求,将生活服务的各种功能进行全面延展,链接多行业资源与服务,形成客户服务需求的闭环;通过智能化的科技应用和大数据管理,建立更加全面和便捷的服务系统。这使得建业新生活已经不再是一家单纯的物业公司。通过提供满足业主居住环境和生活安全需求的1.0基础服务,依托社区服务站、“建业+”APP,打造业主线上+线下全维生活需求的2.0增值服务,以及依托君邻会、“建业+”幸福生态系统,打造新型邻里关系的3.0定制服务三级服务体系,建业新生活已真正成为物业服务管理全生命周期服务提供商,更是智慧小区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


记者建业新生活是建业“新蓝海战略”的重要布局,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也是未来“建业+”发展的重要一步,请您就此简要阐述一下


汪维清:物业管理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我个人相信是会越来越好的,随着物业管理行业加速发展,投资、财务等高素质管理人员不断加入,行业内部管理也更加精细化,人们对物业管理行业的认知也在逐渐改变。目前,物业管理行业呈现“马太效应”,强者恒强。但是,规模化发展实际上并没有实现造血能力和业务结构优化,更多的是业务升级和产业链的延伸。拿建业来说,我们是省市县镇村五级市场联动,充分发挥了建业在河南省的密度和品牌优势,以及在地域文化、社区文化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实现了在河南省122个县及县级以上城市全覆盖!


对建业新生活而言,其实是建业在产业层面的一个布局。如同大家看到的,除了物业管理,我们还做科技、商业、农业、酒店管理、文旅小镇,建业新生活的定位叫新型生活方式服务商,为1亿河南人提供时间、区域、功能无盲点的生活服务。2019年之前,我们95%的业务分布在河南,2019年之后,定位为中部六省,其品牌影响力已覆盖至山西、山东、湖北、安徽等周边省外城市,其中中原建业的代建业务目前已覆盖至新疆、海南等地。


科技赋能传统服务是一种趋势,但是要与企业的发展现状相结合。


当管理面积在1000万平方米以下时,可以采用传统人盯人的模式来解决管理问题;


当管理面积达到3000-5000万平方米时,组织架构就必须调整,要用更多低耗取代高耗,机械取代人工,为服务提升做好支撑;


当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时,则必须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支付网+实体网”四网合一构建全场景服务网络,提升管控效率;


通过组织扁平、共享服务、集中管控提升运营效率和人均效能,强化人才储备,否则企业根本无法实现可持续成长。


03
文化与融合



记者建业是一家有着浓厚中原文化的公司,您在工作中有何体会


汪维清:中原文化博大精深,一部中原史,半部华夏史。河南人非常淳朴,文化也非常的厚重。我的老家在湖北北部,紧邻河南,我记得小时候很多出行都要去河南坐火车,而不是去武汉。所以,在地域文化方面非常接近。我也是从小就接受河南文化的熏陶,个人对河南的感觉是非常亲切的。


目前,从中央到河南省对于河南改革发展的支持力度都是空前的。比如米字型高铁的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都让整个河南的发展日新月异。事实上,不管是经济发展,还是营商环境,对于服务行业来说,客户群体在那里,宏观形势就在那里,文化的沉淀也就在那里。

6.jpg

7.jpg

8.jpg


按国家统计局资料,2019年河南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达1.428亿平方米,自2014至201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12.6%。其中,按建筑面积计,2018年河南省商品房销售在全国排名第一。另外,2019年年末,河南全省总人口达到10952万人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庞大的人口意味着有无限的市场可挖掘,而“建业”品牌在河南多年积累起的集聚和规模效应,成为建业新生活的最好背书。


建业新生活的优势在于,一直坚守在中原厚土之上,循道而为。建业的基础点在于“省域化发展战略”,以河南人民的福祉及多元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做中原城市化进程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推动者。


胡葆森董事长曾经在多个场合提到:“建业是一个典型的价值观驱动、战略导向型企业。创立之初,公司就把‘根植中原,造福百姓’作为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观,自觉地将自身发展和区域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建业是一家很有理想抱负和情怀的企业,这可能源自胡葆森董事长的个人信仰和坚持,但更重要的是深厚的文化传承。在房地产野蛮生长年代能守住初心坚持产品品质和自己的省域化发展道路,到今天企业转型做生活服务商,传统文化中的家国理念与现代商业逻辑融通。我个人觉得,非常适合像我这样的有冲劲有张力的年轻人成长。


记者您刚才提到自己的个性,您是怎样的一个人


汪维清:我是一个性格特征很鲜明的人,最显性的就是有冲劲、有张力,学习力特别强,创新性和创造力也是比较强的


您可能也关注到了建业新生活IPO招股书上对我描述的内容,上面有句话:我负责整个集团物业管理业务及创新型物业服务体系。实际上,重点是第二个。第一个就是把现在的业务做好,第二个是实现创新发展升级,这符合我的性格特征,就是要更上一层楼。从我个人的性格特征和成长轨迹来看,一直是这样的,越是成长,越是酣畅


记者疫情影响之下,很多公司都调整了工作方式,您和团队的工作如何


汪维清:疫情影响之下,我们现在都是“战时状态”,集团的各单位都是“战区”,按照集团战时指挥部的要求,统一行动,快速响应,狠抓落实,坚持日报告、周总结,做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当日总结,连夜推广,形成攀高比强、奋勇争先的良好局面。


冲锋号已经吹响,向业绩发起总攻,各级管理人员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以上率下,身先士卒。全员快速响应,积极策划,全力以赴,奋勇拼搏!


04
工作与思考



记者加盟建业近两年,就您视角来看,您对建业新生活未来发展的预期是


汪维清:结合建业新生活谈一点我个人的感受,供大家参考。因为无论是行业资历还是资本市场的角度,我个人定位还是一个学生,一个能够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进取的好学生。

9.jpg

10.jpg


依托“建业”的区域优势和品牌美誉度,建业新生活在整个河南、中部地区的市场占有率还会持续提升,公司的战略发展资源优势也会越来越凸显,平台体系、服务能力、造血能力也会不断提升和增强。在业务拓展方面,坚持推进业务多元化,从住宅物业向商写物业、商业管理,包括“建管一体化”的城市服务等方面拓展。比如,在郑州二七区、金水区的城市服务项目已经启动;在服务品牌方面,持续夯实社区文化建设和智慧物业这两个核心竞争力;在市场方面,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多元化合作,坚持“可持续、可复制、可协同、可控制”的企业投资四大原则,打造“护城河”,夯实建业新生活在中原地区领先的位置;在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持续提升学习力,进一步优化管理架构,推动组织变革,加强能力建设,“深挖河”、“筑高墙”、“打笨仗”。


记者成功的企业源自强大的学习力。您刚才提到建业的学习力,请您简要介绍一下


汪维清:就我个人来说,我的本科第一学位是生物工程,第二学位是土木工程,完全没想到会从物业管理起步,深耕生活服务领域。三人行必有我师,持续的学习改变了我的职业发展轨迹,见贤思齐而习之,择其善者而从之。


建业这个大平台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学习机会和非常好的平台支持,我们也将所学回馈给了公司,共建业,同发展,互相加持,一起进步。在专业学习方面,我们更多的是组织团队参加专业培训及外部学习,融入行业,与行业共同发展。


就建业新生活物业板块而言,建业物业建立多元化创新培训方式,除传统线下授课外,搭建PC端+移动端线上学习平台,组建课程开发人员,引导各类资源的多维度交互,建立健全培养体系。搭建总部+区域+片区三级培训管理体系,根据人才发展路径制定七级人才梯队培养机制,同时采用“五级联动”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双条线培养,多方位成长,提升各梯队班导师传帮带能力及人才“出栏率”。